校园电信网络诈骗案情通报(第1期)

发布时间:2024-11-16来源:保卫处(武装部)作者:保卫处访问次数:17

截止到10月31日,9-10月学校共发生各类案件19起,其中电信网络诈骗案件15起,其他案件4起。

诈骗案件中,主要涉及的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类型:网络游戏类诈骗4起,刷单类诈骗3起,网络招嫖类诈骗2起,冒充熟人类诈骗2起,兼职类诈骗2起,考证培训类诈骗1起,涉“两卡”犯罪1起。

数据分析

01各年级案件数占比

1.2021级案件数最少,占比为6.7%

2.20222023级和研究生案件数量相同,占比均为13.3%

3.2024级案件数最多,占比最高,为53.4%

02性别比例及诈骗类型分析

1.在诈骗案件中女生较多,占比60%

2.刷单、兼职类男女均有;考证培训、“两卡”犯罪男性有案例;网络游戏类男生案例多;网络招嫖男性有案例;冒充熟人类女性有案例。反映诈骗分子策略不同,提示应针对性开展反诈教育。

典型案例
01 
网络游戏类

学生阿某在玩游戏时看到陌生人私信称“收游戏账号”,阿某与其联系后商定以400元的价格在“交易猫”平台出售其游戏账号,阿某按照买家要求完成操作并将挂售链接发给了买家,买家以防止找回账号密码为由让阿某购买1000元的“双方”赔险,阿某成功扫码支付后,ID账号“交易猫-VIP 人工在线客服”以“账户冻结,需要支付3倍资金进行解冻”为由让阿某充值4000元,阿某按照要求操作后,对方又以“首次交易商品,个人账号积分未达到转账要求”等理由要求阿某用QQ钱包扫码支付300元才能取现,阿某意识到被骗后立即报警。

02 冒充熟人类

学生张某在微博上收到“好友”的私信,由于对方的昵称、头像都和真正的好友一致,导致张某没有分清真假,便和对方开始闲聊。在聊天过程中,“好友”称自己想要买包,但是手机号被注销导致购买不了,可以先把钱打到张某的银行卡上,让张某帮忙代付。随后,张某把自己的银行卡号发给对方,过了一会,对方就发来一张完成转账的图片和代付款的二维码。该生相信后通过支付宝红包和工商银行 app 一共分三笔转帐4002元,次日张某电话联系其好友,好友称并没有这个事情,这才察觉自己被骗了。

03 网络招嫖类

学生周某在刷抖音时看到有同城交友的广告信息,扫码安装了某交友APP。进入APP后,按照“接待员”的提示,缴费36元注册了VIP会员,随后给其返现10元,“接待员”告知此交友资源是免费提供的,不需要付钱,但需要完成三次刷单任务,每次任务完成后会有返钱盈利。周某信以为真,按“接待员”发布的任务要求,第一次转账300元,返还330元,第二次让其向三个手机号分别充值500元话费,该生充值完成后,未返利,周某着急拿回1500元及返利,“接待员”表示可以在APP内进行打赏,随后被告知数据对接失败,需要支付3500元覆盖前期数据。周某向同学借了3500元后转账给对方,“接待员”又告知其有一处操作不当需要修复,需要再支付8100元,此时,周某终于意识到自己被骗了。

04 刷单类

学生孙某在浏览小红书时看到某用户发布了一条“前5000名粉丝有机会参加免费领取滑雪服活动”的帖子,孙某关注并评论后被该用户拉入某小红书群,群里发布了“参加活动请加某QQ群,名额有限”等信息,孙某加入QQ群后,对方发布了滑雪服的照片及刷单免费领滑雪服的任务要求,然后孙某与其私聊,对方要求孙某提供芝麻信用分和花呗信用的截图,孙某提供了芝麻信用分的截图,对方发来一条视频,视频内容为:在淘宝内搜索充值中心并为某手机号充值话费300元,支付时故意输错密码,点击忘记密码,跳转到人脸识别界面,识别成功后点击企业代付即可。而实际情况是:人脸识别后直接支付成功300元。为退回300元,孙某联系对方了解情况,对方表示是因为孙某开通了免密支付并让其联系财务退款,对方给李某发了一个QQ群的二维码,并与其QQ语音通话完成操作,对方给孙某提供了几个二维码支付,说明只是为了制造流水,之后会一并返还。孙某随即按照要求分7笔支付了11613元后未返款,意识到被骗后报警。

05 兼职类

学生张某在某兼职平台上看到一则“打字员”招聘信息,对方承诺每打一万字可获得300元报酬。张某按照对方要求缴纳了99元“入职费”后,对方却以各种理由拒绝支付报酬,并继续诱导张某缴纳更多费用。张某意识到被骗后报警,但损失已难以挽回。

06 考证培训类

学生阿某打算在网上报名普通话考试,通过搜索结果点击了一个普通话报名链接进行报名。随后某专业机构的客服便引诱阿某添加其为微信好友了解详细信息。“专业老师”表示,只要提交个人信息,交钱就可以全程专业指导,考试包过拿证,并且承诺不过全额退款。阿某向对方转账500元后,对方却迟迟未向其提供培训,从一开始让阿某耐心等待,直至后来直接不再回复。阿某终于察觉自己被骗,于是报警。

07 两卡犯罪

学生海某在某兼职微信群中看到陈某发布招聘兼职信息,联系陈某后告知其兼职内容为线下市场调查,经面试后正式入职上岗,陈某以办理入职为由获取了学生海某的银行卡号和身份证复印件,之后陈某以公司财务错误打款为由,要求将该生银行卡内52000元取出退回公司,学生海某核查银行卡账户余额后的确多出了52000元后,按要求在银行ATM机取现交给陈某,陈某拿出2000元作为好处费交给了学生海某。事发后,公安机关以涉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对学生海某作出没收违法所得2000,罚款2000的行政处罚。

安全提示

陌生电话要警惕,可疑短信需注意;中奖退税送便宜,哄你汇钱是目的;暴利理财和投资,多是骗局莫搭理;刷卡消费欠话费,细分真伪辨猫腻;任凭骗术千万变,我自心中有主意;不理不信不汇款,小心谨慎防万一。

图文来源保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