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红书诈骗大揭秘:别让“种草”变“中招”

发布时间:2024-11-26来源:保卫处(武装部)作者:保卫处访问次数:16

衣食住行,美妆护肤,社交平台品种多样,内容丰富,越来越多的同学会时不时打开“小红书”搜一搜,而一些不法分子也注意到了这一点,在“小红书”互动区动起了歪脑筋。


小红书”诈骗案件分析

易受骗群体

喜欢新鲜事物、消费水平略高、喜欢使用网络软件进行社交活动、购物、找兼职的大学生。

作案手段

不法分子通过小红书APP发布中奖、购物便宜或兼职赚外快等信息进而实施诈骗。当与受害人取得联系后,诱导受害人通过微信、QQ或其他社交软件添加好友进行商议。待受害人付款后,以缴纳关税、定金、提高信用额度、手续费等为由,诱骗受害人继续转账汇款,事后将受害人拉黑。

案例分析

案例一

孙某在小红书APP上看到某用户发布的“卫衣邮寄免费试穿,不用退回”信息,便关注对方,对方表示要加入QQ群拿试样品,孙某加入该QQ群后私信对方做任务。孙某的任务是使用支付宝花呗或者余额给某手机号进行“充值”300元,对方承诺只需输错密码后选企业代付即可,孙某按对方的操作,在付款时因人脸识别后直接从花呗支出300元,孙某立即联系对方,随后根据对方的引导又加入另一QQ群操作退款,孙某向对方提供了本人银行卡号和姓名,但一直未收到退款信息,询问后对方以银行卡出现问题被拦截为由要求孙某按对方的操作进行验证再退款,又根据对方要求下载“联通云会议”APP进行了会议视频并共享屏幕,在对方QQ语音指导下,先后在“交易猫官方旗舰店”购买1980元的虚拟商品,最后转账给对方999元。接着对方发了一个银行流水截图说钱已经在退款中,需要保证银行卡内有3000元的余额才能收到款项。该生意识到自己被诈骗后报警。

案例二

一向热爱生活的王某想要购买一台相机记录自己大学的美好时光,但是她在好几个电商平台都没找到货源,于是就在“小红书”上搜索,这一搜,还真看到了让她心动的帖子,该帖上不仅有自己想要的相机,还能领取优惠券来抵扣相机额度。王某便加了对方QQ好友在线联系,对方发送了一个二维码给王某并声称只要用支付宝扫码后就可以领取购买相机的优惠券,王某扫码后显示开通了支付宝免密支付权限,接着王某的账户就被扣款了3次,王某这才意识到被骗,赶紧关闭了支付宝免密支付功能,共计损失人民币1456元。

案例三

李某在“小红书”平台上发现一则招募网络兼职的广告,内容宣称从事手机充值刷单工作即可获得返现。李某按照步骤加入小红书所附QQ群,与派单员取得联系。派单员随即发送一份详述刷单步骤的指南,李某依其指示完成首个任务,并将充值记录提交对方。对方告知李某其支付宝信用分为中高风险,无法返现,需要将支付宝信用刷成低风险才能收到返现,于是李某又陆续通过对方发送的二维码进行转账,但始终没有收到返现,李某这才意识到被骗,李某共计损失11150元人民币。

案例四

陈某收到陌生人在“小红书”上的私信称其有某韩国明星的演唱会门票,由于当天要上班去不了,可以原价转让给陈某。陈某不假思索便答应下来,随后通过微信转账给对方,但是对方说其微信账号被限额了,要通过支付宝转账,陈某又通过对方发送的支付宝收款二维码进行扫码付款,这时对方又称有人愿意多加价购买其的演唱会门票,要陈某继续加价购买,陈某不愿加价想让对方退款,但这时对方已将陈某拉黑,陈某共计损失1499元人民币。

温馨提示

1.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不要轻易被看似不劳而获的“免费”所诱惑,任何过于美好的事情背后都可能隐藏着风险和骗局。

2.保护个人信息

在网络上随意留下个人信息,可能会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导致个人隐私泄露和财产损失。

3.谨慎对待网络任务和交易

对于不明来源的网络任务,尤其是涉及金钱操作的,一定要保持高度警惕,不要轻信陌生人的指示。

4.切勿盲目冲动

在面对突发情况,如钱财损失时,要保持冷静,不要被急于挽回损失的心理冲昏头脑,避免陷入更深的骗局。


图文来源平安宜昌 浦东高校卫士 工大卫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