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月又没钱了......”“宝子,你能借我500不?”“我保证一有钱就还”类似的话语熟不熟悉,遇到熟人借,不假思索地转过去,可是网线那头的“熟人”真的是你的朋友本人吗?TA很有可能是一个你根本就不认识的陌生人。
AI换脸、视频合成器、声音模拟器、盗取社交账号...骗子常常通过伪装成熟人,伪装成最亲近的人对我们下手,真是令人防不胜防啊,接下来让我们看几个常见案例吧。
经典案例
案例一
小张QQ上收到一条同学小蒋的信息,称需向小张微信绑定的银行卡转钱,通过他的微信将钱转给小蒋表姐。因为同学关系,小张就将银行卡号发给了对方。随后,小张收到一张转账3900元的截图,然而钱款迟迟未到账。对方以银行转账需四到六小时,并以表姐急用钱为由催促小张。小张碍于情面,将仅有的2000元都转给了对方。在得知小张仅有2000元后,对方让小张借钱帮忙。这时候,小张起了疑心,便向对方发起视频,可对方始终不理睬他。当天下午4点多,小张看到同学小蒋在QQ 空间发布的QQ被盗信息,才知道自己被骗,小张立即报了警。
案例二
李同学微信上收到高中同学小玲的求助消息,称因本月生活费超支急需用钱,想要借1000元,下月归还。李同学随即同意,并通过微信向小玲转账1000元。两个小时后收到小玲的微信消息,得知小玲微信账号被盗,借出的1000元已被诈骗人员转走。
案例三
刘同学的朋友QQ账号被盗,盗号者以其微信支付身份过期无法转账为由索要刘同学银行账号,并提供转账5000元的虚假截图,请求该同学通过微信将钱转账到其表姐的账号上用于支付医药费,还发来与朋友声音几近相同的合成语音骗取信任。随后,盗号者又以跨行转账需要两小时后才能到账为由,催促刘同学先垫付1500元医药费至指定账户,刘同学转账后电话联系朋友,才发现被骗。
在面对熟人诈骗时,被害人通常由于碍于情面、疏于核实等原因,在急需用钱、仗义救急、转款延迟等借口下遭遇被骗,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冒充熟人诈骗有哪些套路吧!
套路一:寻求帮助
骗子盗取、仿造目标人物社交账号,冒充亲戚、领导等熟人身份,以借钱、周转、垫资等理由,诱导受害人转账。
套路二:缴纳费用
骗子利用短信社交平台或家长群,冒充子女、老师的身份,以缴纳课程培训费、书本费、辅导资料费为由,诱导家长支付费用。
套路三:犯事交钱
骗子冒充亲人来电,谎称自己被“公检法机关”抓获,受害人救人心切缴纳“保释金”。
套路四:绑架勒索
骗子冒充绑匪来电勒索赎金,伪造亲属求救声音,诱导受害人转账。
温馨提醒
破解冒充熟人骗局关键在于多方核实,查实真伪,接到自称同学、老师、亲友要求转账、代付款的信息,务必当面或拨打电话核实确认,切勿盲目转账。
图文来源:中山大学微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 工大卫士 山东管理学院经贸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