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未来却被“画饼”,别让学费打了水漂!

发布时间:2025-02-03来源:法治日报 海师微学工作者:保卫处访问次数:13

新年伊始,同学们都在规划新一年的学业和成长。考公、考研、求职、兴趣爱好,不少同学都想着报名培训班提升自己,可这时候,诈骗分子也开始蠢蠢欲动,各类培训班诈骗陷阱层出不穷,那么如何在报班时才不会被坑呢?下面,我们先来看看一些真实案例吧~

经典案例

1.配音课程“培训贷”骗局

某高校学生张某参加某培训机构的线上配音课程,在工作人员引导下办理了5860元学费的分期付款。机构承诺可边学边做兼职赚学费,但实际上课程不专业,也未提供兼职机会。张同学提出退课,却需缴纳2023元违约金。

2.“0元入学”影视剪辑课程诈骗

某高校学生李某看到某公司“0元入学,先学后付”“边学边接单,单量大价格高”的影视剪辑课程招聘信息,课程顾问称原价7000多元的课程特价4980元,可分12期,每期415元,上完12节课程后开始接单,每月收益至少3000元,学满一个月可随时解约且无违约金。李某签订协议后发现课程是录播课,内容网上可免费找到,接单群派单量少且金额低,与宣传完全不符。等李某想退学,对方却要求支付3645元违约金

“0元入学,边学边付”,“免费试听”这些诱惑来吸引同学们购买这些所谓的“致富之路”、“光明前途”,结果却是血与泪的教训,无论是报名线下课,还是网课,都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

诈骗套路

1.“名校师资”的虚假承诺

很多诈骗机构会打出“名校名师授课”的幌子,声称授课老师来自知名高校,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超高的通过率。但等你交了钱才发现,所谓的名校老师只是偶尔来“客串”一下,大部分课程是一些资质不明的老师在教,教学质量根本无法保证。


2.“先学后付”的贷款骗

有些培训班推出“先学后付”的诱人模式,让你在没有仔细了解条款的情况下就签订贷款合同。实际上,这可能是他们与不良贷款平台勾结,一旦你签了字,贷款就生效了,不管你是否对培训满意,都得按时还款。要是中途发现培训有问题想退款,那可就难了,不仅要面临高额违约金,还可能陷入贷款逾期的困境,影响个人征信。

3.“包过包就业”的空头支票

承诺“包过包就业”也是常见的诈骗手段。他们会信誓旦旦地说,只要你参加培训,考试绝对能过,毕业后还能直接安排到知名企业工作。可真到考试时,你会发现难度远超想象,所谓的“包过”根本就是骗人的。就业方面,要么给你推荐一些根本不符合你期望的岗位,要么就以各种理由推脱,最后不了了之。

了解过这类诈骗后,我们该如何仔细防范呢~

防范小贴士

1.多渠道查证机构资质

在报名前,一定要通过教育部门官网、工商登记信息等渠道,查询培训机构是否具备合法办学资质,看看有没有不良记录和投诉情况。

2.谨慎签订合同

仔细阅读培训合同的每一项条款,特别是关于教学内容、师资安排、退费政策等关键信息,有疑问的地方一定要问清楚,不要稀里糊涂就签字。

3.拒绝不合理贷款

对于“先学后付”“培训贷”等贷款模式,务必保持警惕,不要轻易相信机构的一面之词,避免陷入贷款陷阱。如果确实需要贷款参加培训,一定要选择正规金融机构,并了解清楚贷款利息、还款方式等。

4.不要轻信口头承诺

不管机构宣传得多么天花乱坠,都要以合同为准,不要仅凭口头承诺就交钱报名。如果机构拒绝将承诺写入合同,那很可能有问题。

新的一年同学们谋划未来,提升自我是好事,在选择培训班时可一定要擦亮眼睛,提高警惕。遇到可疑情况,及时向学校老师或相关部门咨询,保护好自己的合法权益哦~

图文来源:法治日报 海师微学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