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通报(第4期)
(2025年1月-2月)
2025年1月-2月,我校共发生电信网络诈骗案件4起,涉案金额33616元。
案情分析
1.大四年级3名,研究生1名。
2.网络约炮刷单类诈骗涉案金额最大。
3.小红书诈骗、涉“两卡”犯罪、冒充客服等诈骗类型依然多发频发。
典型案例
01小红书诈骗
动物医学学院学生周某在小红书发布求租、找房源信息,有陌生人主动联系了周某,称其师姐有房出租,并告知其师姐微博账号,周某通过微博账号联系对方并互查了双方的学信网信息截图,转账1000元定金,转账完成后对方就失联了,之后发现对方账号已被封禁。
02“两卡”犯罪
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学生程某在微博上看到“帮忙还钱”兼职信息,便通过微信与对方取得了联系,对方表示需要使用该生银行卡收款后转至指定银行账号,每转600元可得100元好处费,该生同意后,对方便将700转到程某银行卡,程某按要求将600元转至指定账户,留下100元,致使其银行账户涉案。程某因涉嫌为他人提供个人结算支付工具,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规定,被罚款200元并没收非法所得100元。
03网络 “交友”+刷单类诈骗
化学化工学院学生靳某刷微博时,陌生人发来色情照片并附二维码,靳某扫码下载“性感”APP,客服表示需要进行认证后可以获得相关服务,在客服的引导下,靳某完成了第一次车费认证:按照对方要求输入简单的数字和选择汉字的方式完成人机校验,然后通过微信给对方扫码支付15元后收到17元返现。依此方式,完成第二次酒店认证,给一陌生电话充值200元,收到返现220元;在完成第三次保密协议认证时,给对方提供的一工商银行账户转账1196元后没有收到返现,在和客服反馈后,另一名数据专员要求靳某支付5000元数据维护费,按要求转账后依然不能提现,对方以操作不规范致账户冻结为由,诱导其继续转账,靳某急于想把之前投入的钱拿回来,便轻信了对方话术,按照要求多次给其他账户转账7240元后仍然不能提现,之后对方又以信誉分不够,要求按一分1000元补充20分信誉后提现。靳某意识到被骗后报警。
04 冒充“培训机构客服”退费类诈骗
动物医学学院学生吐某在家接到陌生电话,对方称可以退网课费,让其下载“愉悦资本”APP后按照流程操作即可。吐某下载后,在对方的引导下购买了3000元基金后未收到返利,发现被骗后立即报警。
安全提醒
租房信息需谨慎,陌生账号莫轻信;
转账之前多核实,避免被骗失定金。
兼职信息有陷阱,转账操作须警醒;
个人结算勿提供,反诈法规要记清。
色情照片藏风险,扫码下载需谨慎;
认证转账是骗局,提高警惕莫被骗。
陌生电话退费诱,下载软件要三思;
购买基金返利假,及时报警保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