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回家没有生活费?”“想不想搞点钱花花?”又到了假期兼职的高峰期,在家宅得无聊了,想找点事情做做,就想着找份兼职锻炼自己还能挣点零花钱,兼职群的“高薪工作”好心动啊!你确定能信吗?
典型案例
案例一:高考生缅甸失联案
19岁高考生彭某以“西安打工”为由离家,实则被网友诱骗至云南边境,最后定位显示在缅甸口岸,失联超10天。其母亲尝试拨打电话时,竟有自称在缅甸“园区工作”的陌生人接听。
案例二:大一学生柬埔寨失踪案
21岁大学生张某赴广西北海“打暑假工”后失联,警方追踪发现其疑似被转运至柬埔寨,同行另有3名学生。
案例三:大学生泰国“幽灵行程”案
20岁学生李某谎称在本地打工,实则飞往曼谷。其预订酒店无人入住,手机最后出现在泰北诈骗窝点聚集区,疑似被犯罪集团转运。
套路解析
1.虚假承诺
渗透渠道通过抖音、快手、游戏群、兼职网站发布“月入数万”“包机票食宿”广告,瞄准涉世未深的学生。例如,声称在境外做简单的客服、打字员等工作,月薪就能轻松过万,还提供免费的往返机票和舒适的住宿环境。但实际上,这些承诺都是空中楼阁,一旦你到达境外,等待你的可能是高强度的劳动、恶劣的生活条件,甚至是人身控制。

2.模糊工作内容
他们对工作内容的描述十分模糊,常冒充正规企业,伪造营业执照,只强调轻松赚钱,却不明确具体工作任务。比如,只是说从事“互联网相关工作”“电商运营”,但具体做什么、怎么做一概不提。等你到了境外,才发现所谓的工作是利用你进行电信诈骗、网络赌博推广等违法活动,让你陷入犯罪的深渊。

3.诱导偷渡
骗子会以各种理由诱导同学们通过非法途径出境,如声称“正规签证手续繁琐,我们有内部渠道可以快速出境,还能节省费用” 。甚至为受害者购买机票、预订酒店但并不居住,制造“合法出境”的假象,躲避警方追踪。

4.熟人引诱
有些骗子会利用同学们对熟人的信任,通过同学、朋友、网友等关系进行引诱。他们先与你建立良好的关系,取得你的信任后,再向你推荐境外高薪兼职。由于是熟人介绍,同学们往往放松警惕,更容易上当受骗。

5.暴力控制
抵达后即没收证件,以殴打、勒索逼迫从事电诈或赌博,部分受害者被多次转卖至缅北、柬埔寨园区。
四类高危人群需重点防范,以下特征的学生更易成为目标:


防范方法
1.保持清醒头脑,拒绝诱惑。天上不会掉馅饼,面对那些过于诱人的境外高薪兼职信息,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理性分析。
2.核实招聘信息,查证资质。在看到境外兼职招聘信息时,不要急于投递简历或与对方联系。首先,通过正规渠道核实招聘公司的资质,如查看公司是否在商务部官网的对外劳务合作企业名录中,或者查询相关国家大使馆或官方网站,了解该国劳务派遣政策和该公司的合法性。此外,还可以通过搜索引擎、社交媒体等方式,查看该公司是否有不良记录或负面评价。
3.不轻易提供个人信息,保护隐私。在求职过程中,要注意保护个人隐私,不轻易向陌生人或不明机构提供身份证、护照、银卡号、家庭住址、联系方式等重要信息。如果对方要求你提供这些信息,一定要谨慎对待,确认其身份和目的的真实性。同时,避免在不知名网站或非官方注册的社交账号上求职,防止个人信息被泄露和滥用。
4.多与家人、老师沟通,寻求建议。在考虑境外兼职时,一定要及时与家人、老师沟通,告知他们你的想法和情况。家人和老师往往具有更丰富的社会经验,能够从不同角度为你分析利弊,提供合理的建议。他们的意见可能会帮助你避免陷入骗局,保护自己的安全。
5.坚决拒绝非法出境,遵守法律法规。无论对方给出什么理由,都要坚决拒绝通过非法途径出境。
兼职事小,安全最大,大家暑假可一定要平平安安度过哦。
